谷氨酰胺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IL-6 TNF-α和i-FABP水平的影响OACSTPCD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IL-6、TNFα、i-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采集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患儿100例,根据患儿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谷氨酰胺治疗。记录并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反应、i-FABP、免疫球蛋白水平,肠道菌群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i-FABP、IgA、IgM、IgG水平以及粪便标本内肠道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两组治疗7d后血清IL-6、TNF-α及i-FABP水平均下降,IgA、IgM、IgG水平、粪便标本中的细菌总数、球菌总数、杆菌总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TNF-α、i-FABP、IgA、IgM、IgG水平、粪便标本中的细菌总数、球菌总数、杆菌总数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个月,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谷氨酰胺基础上联合促红细胞生长素可有效提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i-FABP水平,促进早产儿肠道菌群稳定,增强患儿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
孙诗琦;朴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疝外科,辽宁沈阳110001
临床医学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谷氨酰胺促红细胞生成素炎性因子
《河北医学》 2024 (004)
P.682-687 / 6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计划项目(编号:2101A10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