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黏土沙障-人工梭梭林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水分变化特征OA北大核心CSTPCD
以民勤荒漠区6种不同布设年限(1 a、5 a、10 a、20 a、40 a、60 a)黏土沙障-人工梭梭林样地和流动沙地(对照)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构成、重要值、优势种群特征、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水分含量进行调查,探究长时间尺度黏土沙障-人工梭梭林构建对区域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勤荒漠区黏土沙障-人工梭梭林调查样地共记录到植物6科12属12种,以藜科、蒺藜科为主。人工防沙体系的构建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植物物种数量(从4种增加到5~8种),且随着布设年限的延长,优势种由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逐步向雾冰藜(Grubovia dasyphylla)、猪毛菜(Kali collinum)、黄花矶松(Limonium aureum)、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优势种演变,生活型也从以一年生草本为主的单一型向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的复合型发生演变。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总体呈现出单峰型变化趋势,以布设20 a时物种数最多,物种分布最均匀,对照沙地物种数最少,物种分布均匀度最差。不同样地植物群落的Jaccard指数表现为:对照沙地与布设1 a样地>布设20 a与布设40 a样地>布设1 a与布设5 a样地>布设10 a与布设20 a样地>布设40 a与布设60 a样地>布设5 a与布设10 a样地,相异性指数与Cody指数则表现相反。区域土壤含水率波动态势与植物群落演替趋势保持一致,且相较于较深层土壤(40~60 cm),浅层土壤(10~30 cm)对区域植物自然演替进程所起到的作用更为明显。
宋达成;马全林;刘世权;魏林源;吴昊;段晓峰;郭树江;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林学
黏土沙障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物种多样性土壤水分民勤
《干旱区研究》 2024 (004)
P.618-628 /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410);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YF7FA078);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3JRRA1343);甘肃省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项目(LCCX202303);“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22JR9KA0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