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水生生物学报|三种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营养与品质的影响

三种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营养与品质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试验旨在探究投喂3种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营养与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组:冰鱼组(6月份后投喂冰鱼)、配合饲料组(6月份后投喂配合饲料)和黑水虻组(6月份后投喂黑水虻)。每组4重复,每个重复4只。在8—10月养殖90d中,分别于每月20日进行采样,进行相关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0月时中华绒螯蟹的体重、性腺指数(GSI)、总可食用率(TEY)在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黑水虻组的肝胰腺指数(HSI)最大。在肝胰腺消化酶活性方面,淀粉酶(AMS)和胰蛋白酶(TRY)活性在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脂肪酶(LPS)活性黑水虻组最高。肝胰腺脂肪酸中,黑水虻组的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高,冰鱼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最高;性腺脂肪酸中,配合饲料组的∑SFA、∑PUFA和∑MUFA含量最高;肌肉脂肪酸中,黑水虻组的∑SFA、∑PUFA和∑MUFA含量最高;肝胰腺氨基酸中,3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肌肉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总氨基酸含量(TEAA)都是配合饲料组最高(P>0.05),半胱氨酸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冰鱼组含量最高,配合饲料组含量最低;肝胰腺中EAA、NEAA和TEAA都是黑水虻组最高(P>0.05)。研究表明,3种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配合饲料能够提高性腺脂肪酸含量,黑水虻幼虫能够增加肝胰腺氨基酸含量,表明配合饲料更加利于中华绒螯蟹绿色发展。

陈可可;蒋广震;华皓坤;方佩琼;王建峰;李向飞;迟骋;刘文斌;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省水产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水产学

饲料消化酶脂肪酸氨基酸中华绒螯蟹

《水生生物学报》 2024 (006)

P.958-967 / 10

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JATS[2022]475)资助。

10.7541/2024.2023.029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