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OACSTPCD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恶性心律失常更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针刺治疗具有简易、便廉、安全与有效的特点,不仅能控制心律失常,而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能作为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针刺防治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总结出针刺能通过调节神经活动、抑制钙超载、抑制细胞自噬和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内分泌等多种途径对抗心律失常,其相关机制与下丘脑外侧区(LHA)-小脑顶核(FN)神经环路、蓝斑核(LC)、血管活性肠肽(VIP)、k-阿片受体(k-OR)信号通路、线粒体活性氧(ROS)升高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基因和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AR)等有关,期望为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杨敏;卢健棋;庞延;周家谭;毛美玲;罗文宽;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广西南宁530023
中医学
心律失常针刺作用机制
《针灸临床杂志》 2024 (005)
P.101-105 /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编号:82160887;广西岐黄学者培养项目,编号:2022015-003-0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21GXNSFAA22011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2021GXNSFBA19601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