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气象|四川盆地一次西南低涡影响下的飑线天气特征及其成因

四川盆地一次西南低涡影响下的飑线天气特征及其成因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2019年6月4日夜间到5日白天,四川盆地东部出现一次西南低涡影响下的飑线过程,采用多源观测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分析此次飑线过程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飑线形成前四川盆地中部已出现暴雨,该对流性暴雨在高空低槽和暖性西南低涡的环流背景下产生,相应的对流层大气湿层深厚且具有一定对流有效位能。飑线发生在冷空气翻越秦岭进入西南低涡后部的显著锋生过程中,在高空低槽、西南低涡及强冷锋的共同影响下,冷锋垂直环流与西南低涡垂直环流合并,锋区抬升机制显著增强,为飑线在重庆西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重庆西部的大气环境有利于飑线形成,具有较大的对流层中下层垂直减温率、对流有效位能及深层垂直风切变,且对流层中层干空气特征显著。雷达上表现为冷切变线形成的线状对流与西南低涡锋生区中的强降雨对流合并发展,在重庆西部形成“人字形”回波,回波后部边界层内由前期暴雨形成的冷区在冷锋南下和锋后干空气中的雨滴蒸发冷却作用下进一步降温形成冷池出流,利于飑线的形成;弓状飑线在形成之后维持了约1.5 h。冷锋后部强低空水平动能的向南及向下输送,以及地面冷暖空气间位温梯度的显著增强,均有利于地面大风的形成。

邓承之;周国兵;李强;刘伯骏;夏蘩;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401147 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重庆市气象局,重庆401147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

大气科学

强对流飑线弓形回波西南低涡冷锋

《气象》 2024 (007)

P.777-790 /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42202);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1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0665、CSTC2021JCYJ-MSXMX0057、CSTB2022NSCQMSX1461);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创新团队基金(XNQYCXTD-202202);重庆市气象部门业务技术攻关项目(YWJSGG-202201)共同资助。

10.7519/j.issn.1000-0526.2024.043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