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对脓毒症性凝血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对脓毒症性凝血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OA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对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53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2017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发布的SIC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C组(n=55)和普通脓毒症组(SA组,n=98)。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随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预测效能,纳入2023年4-7月的66例脓毒症患者进行验证,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PL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PLT、D-D、t-PAIC、TM是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T、PLT、D-D、t-PAIC、TM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914],该模型拟合良好(χ^(2)=12.593,P=0.127);验证组显示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AUC=0.888),该模型拟合良好(χ^(2)=7.996,P=0.333)。t-PAIC<19.27μg/mL组比t-PAIC≥19.27μg/mL组、TM<16.11 TU/mL组比TM≥16.11 TU/mL组的中位OS时间更长(P<0.05)。结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模型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有较好的预测效能,t-PAIC、TM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刘庆峰;吴玉;闫琦;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广州510220

临床医学

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脓毒症诊断预后

《重庆医学》 2024 (015)

P.2324-2329 / 6

10.3969/j.issn.1671-8348.2024.15.0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