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大气科学|2021年6月东北冷涡暴雨降水物理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

2021年6月东北冷涡暴雨降水物理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本文针对2021年6月2~3日发生在辽宁和吉林两省的东北冷涡暴雨过程,利用多源观测和再分析数据,首先开展综合观测分析,进而利用WRF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的主降水时段开展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并结合三维降水诊断方程,开展宏、微观物理过程和暴雨形成机理模拟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降水范围广、局地雨强大、对流性突出;暴雨过程期间,东亚大气环流相对稳定,东北冷涡缓慢东移,携带冷空气南下,与偏南暖湿气流汇合,触发涡旋云系发展;两省位于高空急流核出口区左前方和偏南低空急流前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结构有助于强降水系统发展。伴随水汽辐合加强,云物理过程旺盛发展,水凝物含量显著升高,其中霰粒子通过融化成雨滴等云物理过程,对强降水起到重要贡献。云滴通过水汽凝结过程迅速增长,但同时由于云微物理转化过程而被大量消耗,用于云系发展和降水发生。降水强度受水汽收支和云收支过程共同影响,强降水前期,伴随强盛水汽输送与辐合,区域上空水汽含量显著增加,降水系统发展;强降水后期,伴随冷涡云系逐步东移,区域内辐合减弱,局地大气内水汽明显消耗,以继续支撑较强降水。伴随水汽局地辐合,水凝物旺盛发展(尤其是冰相水凝物)。过程初期,液相水凝物动力辐合与微物理转化过程共同支撑降水云系快速发展;降水峰值时段,上述两过程仍然活跃,但由于强降水显著消耗,水凝物含量局地变化不明显。整个暴雨过程期间,液相水凝物持续辐合,而冰相水凝物于初期短暂辐合之后,逐渐减弱为弱辐散,这一演变特征与局地热、动力结构及其演变有关。

李玥瑶;崔晓鹏;李国平;陈力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16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166

大气科学

东北冷涡暴雨降水物理过程观测分析数值模拟

《大气科学》 2024 (004)

P.1640-1656 / 17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20SYIAEZD4。

10.3878/j.issn.1006-9895.2210.222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