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大气科学|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空云过程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空云过程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气溶胶—云相互作用过程对于评估大气云和气溶胶的寿命及气候效应至关重要。目前关于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以飞机航测、卫星反演和模式模拟为主,地基直接观测由于布置难度大、实验时间长、人力物力耗费等原因开展得较少。当前针对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还比较低,亟需外场观测资料深入认识其过程。本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山站点的云雾为背景,利用雾滴谱仪、地用逆流虚拟撞击器、混合凝聚核粒子计数器、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等仪器,研究了大明山顶(海拔1483 m)7月份多云雾期间云滴和气溶胶的特性,探讨了气溶胶对云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云对气溶胶颗粒物的清除作用。云形成初期对气溶胶颗粒物的清除率约为20%~50%。研究显示水汽过饱和度越高且颗粒物粒径越大,清除率越高,这表明粒径较大的吸湿性颗粒物容易活化为云凝结核。对比同一云雾事件中气溶胶数浓度差异较大的三个阶段,我们发现较低的气溶胶数浓度有利于形成液态水含量高的浓云,此时云团由数量相对较少而粒径大的云滴组成,而大气颗粒物数量增多会使云雾变淡,此时的云团由大量细小的云滴组成。本研究分析了8μm以上云滴的云凝结核数量分布特征,发现大云滴的云凝结核几乎都是100 nm以上的颗粒物;随着气溶胶数浓度升高,8μm以上大云滴的数量减少,且大云滴云凝结核的平均直径变大。这些结果显示气溶胶数浓度升高会促使云滴的数量增多而等效直径变小,在水汽有限的自然环境中,气溶胶数浓度越高,颗粒物的临界活化直径越大。总之,我们发现大气气溶胶的数浓度—粒径分布特性影响着云滴的数量和粒径,云的形成和发展也对气溶胶颗粒物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陈怡欣;杜荣光;张佃国;滕晓咪;王玥;刘磊;徐亮;王文青;谢筠;齐冰;方双喜;李卫军;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杭州310027杭州市气象局,杭州310051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济南250031富阳区气象局,杭州311400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碳中和创新研究院,杭州310014

大气科学

气溶胶外场观测云清除作用粒径分布液态水含量

《大气科学》 2024 (004)

P.1283-1296 / 14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22D050004、LZ19D050001;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项目20201203B155;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 FZ2022J034。

10.3878/j.issn.1006-9895.2301.2207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