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太平洋学报|公私相互激励与环境治理跨国公私伙伴关系的演化——以全球森林治理为例

公私相互激励与环境治理跨国公私伙伴关系的演化——以全球森林治理为例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

中文摘要

由于森林破坏问题的复杂性,全球森林治理进程能够催生包含国家和各类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国公私伙伴关系。关于跨国公私伙伴关系的既有研究或聚焦绩效分析而忽视对伙伴关系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探究,或过度强调公私合作而忽视非协调性公私互动的激励效应,不利于全面理解森林治理跨国公私伙伴关系的演化。本文提出,以森林治理为代表的环境治理中的跨国公私伙伴关系并非一贯以公私协作为主基调,其内公、私部门的互动关系可呈现公有部门主导、私有部门主导和公私共治三种模式,其演化动力是公、私部门间的相互激励。一方面,公有部门的政治授权为私有部门参与环境治理提供初始激励,而多边环境谈判的僵局又能进一步激励私有部门独立采取跨国治理行动。另一方面,私有部门主导的创新性治理实践能够增强公有部门的治理能力和意愿,而私有部门主导的治理又可能出现逐底竞争和发展速度不足的问题,这又反过来激励公有部门的行动,促进公私共治模式的出现。全球森林治理中的跨国公私伙伴关系从国家主导(多边缔约),转变为私有部门主导(供应链治理),进而发展为公私共治模式。该演变进程的各阶段均体现了公、私部门相互激励的逻辑。

余博闻;田圣新;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美国乔治城大学,华盛顿特区20001

政治法律

跨国公私伙伴关系全球森林治理全球环境治理多边缔约供应链治理

《太平洋学报》 2024 (007)

P.43-57 / 15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际发展合作的‘绿色化’:动因、影响和中国的对策研究”(2020PJC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0.14015/j.cnki.1004-8049.2024.07.0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