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模式与失能状况的关联研究:基于四川省抽样调查OA北大核心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慢性病共病和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共病和失能联系紧密,但目前关于共病模式和失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四川省为例识别我国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病共病模式,并从个体层面探讨不同共病模式与失能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22年8—11月采用定额随机抽样方法在四川省抽取501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样本,收集其慢性病患病状况、失能状况及一般人口学等信息。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K-Means相结合的二次聚类方法,识别老年人群的常见共病模式。基于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首个《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判定样本的失能等级,应用逻辑回归模型探究慢性病共病模式与失能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501例样本中,共病患病率为62.3%(312/501),失能率为74.3%(372/501);最终确定6种共病模式:关节炎或风湿病-高血压模式;血脂异常-高血压模式;肾脏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哮喘-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模式;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病人群的失能风险是无共病人群的6.3倍(OR=6.3,95%CI=3.9~10.3,P<0.05)。多因素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种共病模式的失能风险均增加(P<0.05);其中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的共病人群失能风险最大,是无共病人群的10.7倍(OR=10.7,95%CI=1.7~63.6),其次是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OR=7.8,95%CI=2.4~24.8)。结论四川省老年人共病患病率较高,多种共病模式均与失能的发生显著相关,尤其是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和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应重点关注患有共病的老年群体,基于不同共病模式制定精准有效的长期护理政策和策略,预防延缓失能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健康福祉,节约社会医疗卫生资源。
李小凤;裴星童;杨春晖;赵洋;徐明明;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广东省深圳市518107新南威尔士大学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澳大利亚悉尼2050 墨尔本大学人口与全球健康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3010
基础医学
慢性病共病共病模式失能状况老年人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二次聚类四川省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002)
P.149-158 / 10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2A1515110721);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24051);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启动项目(58000-1223002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