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致伪膜性肠炎6例并文献复习OA北大核心CSTPCD
目的:报道6例抗结核药物致伪膜性肠炎(PMC)患者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致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6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腹泻,肠镜检查后明确为PMC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临床起病、粪便形状及相关伴随症状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粪便常规、粪便培养)、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最终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以1990年1月至2020年5月为检索时间,从PubMed数据库中以“tuberculosis+Clostridium difficile”和“tuberculosis+pseudomembranous”为检索词,从万方数据库中以“结核+伪膜性肠炎”和“结核+假膜性肠炎”为检索词,检索到符合入组标准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PMC的6篇文献、99例患者,总结本组患者特征并进行入选患者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5例肺结核,1例鸟分枝杆菌病;均在使用含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约2~30d后出现腹泻、腹部隐痛及胀痛;粪便艰难梭菌培养均为阴性;肠镜检查均可见结肠黏膜黄白色伪膜覆盖;病理活检均可见黏膜组织急慢性炎;给予停用利福平,使用万古霉素(0.25g/次,4次/d,口服)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补液抗休克治疗3~5d后症状均明显减轻,症状消失后再次服用抗结核药物,有2例再次出现腹泻症状。文献涉及的99例患者中,97例肺结核、骨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均在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9~120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肠镜下均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伴白色伪膜样表现,均经肠镜及粪便检查后确诊,有29例患者艰难梭菌毒素检测阳性,均在给予万古霉素抗感染(其中10例患者使用甲硝唑)、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后症状好转,包括3例复发患者。结论:长期使用含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需警惕PMC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异常的结核病患者。当肠镜下观察到肠道内假膜形成,且在停用利福平、使用万古霉素和(或)甲硝唑抗感染或辅以肠道微生物调节制剂等干预措施后效果良好,可临床诊断PMC。
葛静;王隽;何玉琦;聂文娟;
哈密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哈密8390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消化内镜科,北京101149
临床医学
结核药物疗法利福平,不良反应小肠结肠炎,伪膜性疾病特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011)
P.1320-1326 / 7
临床医学发展专项“扬帆”计划项目(ZLRK2023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