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学术界|1980-2019年中国电影形态的历史脉络与传承

1980-2019年中国电影形态的历史脉络与传承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

中文摘要

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后,以“鸳鸯蝴蝶派”和武侠小说等通俗文学为主要文本取用资源的旧市民电影始终是中国电影的唯一主流形态。193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有了新、旧之分,宣扬抗日救亡、为弱势阶层发声的左翼电影首先出现(1932)。新电影还包括有条件地抽取借用左翼电影思想元素以扩大市场份额的新市民电影(1933),以及既反对左翼电影激进的社会革命立场,又反对新市民电影侧重都市文化消费的国粹电影(1934)。旧市民电影在新电影出现后曾一度被驱离市场,八年沦陷区期间得以复兴并与新市民电影和国粹电影共同构成中国电影的中坚;1936年出现的国防电影是左翼电影的升级换代版,全面抗战期间以抗战电影的形态仅存于国统区。1949年后,只有中国香港电影完整全面地继承了中国电影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品质,旧市民电影、新市民电影和国粹电影活跃始终;1980年前后,又以文化反哺的形式回归中国内地并很快催生出新左翼电影和新国粹电影。

袁庆丰;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北京100024

艺术学

旧市民电影左翼电影新市民电影国粹电影新左翼电影新国粹电影

《学术界》 2024 (010)

P.181-190 / 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视域中的早期国产电影一一现存文本实证研究”(21YJA751028)的阶段性成果。

10.3969/j.issn.1002-1698.2024.10.01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