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64 条结果
- 杜虹花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北大核心CSCD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对杜虹花(Callic arpa formosana Rolfe)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杜虹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8种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0.14%.其中(-)-斯巴醇(20.23%)、β-石竹烯(17.22%)、大根香叶烯(8.06%)和β-桉叶烯(5.52%)为其主要成分.此外,τ-榄香烯(4.18%)、马兜铃烯(3.78%)、异香橙烯氧化物(2.…查看全部>>
- 南海软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
EGF15-0-3中色酮、蒽醌及其二聚体类化合物北大核心CSTPCD摘要:在持续挖掘南海软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EGF15-0-3结构新颖化合物的过程中,经多种柱色谱技术从其PDA培养基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9个色酮、蒽醌及其二聚体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NMR、MS和ORD等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其结构分别为:eurorubrin(1)、anhydro flavomannin-quinone-6,6′-dimethyl ether(2)、asperflavin(3)、8-O-met…查看全部>>
- 毛冬青中IlexgeninA和IlexsaponinA1的分离和NMR归属CSCDCSTPCD
- 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工艺研究北大核心CSCD
- 毛冬青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NMR归属北大核心CSCDCSTPCD
- 海星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GGF16-1-2中色酮类化合物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为了继续寻找海洋环境中新颖结构次生代谢产物,对中国南海海星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GGF16-1-2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真菌Penicillium sp.GGF16-1-2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物理常数、 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为dicitrinones(1)、microsphaeropsones(2)、janthinone(3…查看全部>>
- Δ5-3β,7β-二羟基甾醇及其C-7差向异构体波谱特征及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CSCDCSTPCD摘要:本文对Δ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6)的IC50值为9.5 μM.通过活性数据比较我们发现7α-羟基甾醇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明显比相应的7β-羟基甾醇高.我们通过计算7位羟基和四环平面之…查看全部>>
- 海拔对'贵妃'芒果果实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山茱萸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复方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CSCDCSTPCD
- 海星中的皂甙和多羟基甾体化合物C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