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2)
- 2023(1)
- 2022(2)
- 2021(3)
- 2020(1)
- 2019(1)
- 2018(2)
- 2017(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8)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6)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4)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3)
- 更多...
- 刊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
- 农业现代化研究(1)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
- 水利经济(1)
- 水资源保护(1)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辽宁师范大学(2)
- 上海社会科学院(1)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1)
- 北京师范大学(1)
- 国家气候中心(1)
- 暨南大学(1)
- 湖南大学(1)
- 西安工程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4)
- 关键词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
- 中国(3)
- 农产品贸易(2)
- 虚拟水(2)
- "一带一路"倡议(1)
-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
- 产业内贸易(1)
- 产业结构升级(1)
- 人口和经济(1)
- 更多...
- 作者
- 孙才志(3)
- 孙致陆(2)
- 王中慧(2)
- 丁梓越(1)
- 仲鑫(1)
- 刘朝(1)
- 刘海砚(1)
- 刘羲(1)
- 吕杰(1)
- 吴先华(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4 条结果
-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与"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分析CHSSCD摘要:木质林产品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使得国际贸易带来的木质林产品碳流动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根据储量变化法估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中的63个国家从2006年起新生产的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结果发现,中国的木质林产品碳储量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长量上看,都远高于研究涉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考察国际贸易对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影响可知,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各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起到正向影响的国家有42个,起到负向影响的国…查看全部>>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2060年人口经济发展情景预测北大核心CSCDCSTPCD
-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驱动因素CHSSCDCSTPCD摘要: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分析2007—2016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现状,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117.89亿m3.从影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因素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汇率水平、加入世贸组织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是最为显著的正向驱动因素,地理距离…查看全部>>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虚拟水量流动特征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为了解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流动状况,从虚拟水贸易理论角度出发,对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总体表现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8. 88亿m3;中国进出口的农产品虚拟水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集中,其中与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最为密切.
- 新形势下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研究北大核心CSCD摘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产区且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GAEZ)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2018年为参照期的粮食增产潜力约为5.38亿~5.61亿t;"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世界小麦和稻米等粮食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粮食产需呈现明显盈余状态,出口潜力很大.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有利于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国际粮食市场利用风险;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查看全部>>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关系研究——基于2001—2013年增加值贸易核算的实证分析北大核心CHSSCDCSSCI摘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六个地区,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分析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增加值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发展前景向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存在地区差异,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以竞争性贸易为主,与东北亚、西亚、中东欧地区以互补性贸易为主,而与南亚、中亚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查看全部>>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物贸易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摘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物原料和食物加工品贸易网络,解析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的演变,探究贸易关系形成和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区域食物贸易合作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研究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食物贸易规模快速扩大,网络的整体紧密性、凝聚程度和连通性不断增强;2)中国是食物加工品贸易网络的绝对核心,并与俄罗斯、土耳其、印度、阿联酋共同形成食物原料贸易网络的核心,核心国家贸易关联广泛而规模庞大,对区域内食物…查看全部>>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标准和法律政策相关研究与展望摘要:本文从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标准和法律政策视角,综述现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东南亚国家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标准和法律政策研究现状,研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发展水平与趋势,并对今后相关研究提出展望.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技术转移相关法律政策研究相对滞后,建议未来研究方向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标准和法律政策比较研究入手,通过对比中亚、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绿色技术转移转化的…查看全部>>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组织危险等级时空演变趋势分析北大核心CSCD摘要: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区域,在恐怖组织危险等级模糊C均值聚类评价基础上,从恐怖组织危险等级时序变化特征、空间聚集特征分析等方面,对其时空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恐怖组织数量逐渐增多,且主要来源于中等级别以下的恐怖组织;危险等级时序变化趋势为平稳型和上升型的恐怖组织存在数量上升幅度较为明显,而下降型恐怖组织存在数量基本稳定;随着危险等级的提升,恐怖袭击事件的空间聚集范围出现明显收缩,空间聚集程度逐渐提高.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水资源压力效应CSTPCD摘要:在统计2001-2020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量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中的产品水足迹测算其虚拟水量,通过构建水资源压力指数公式来量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水资源、农业用水压力,分析了虚拟水贸易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机理,并对贸易中产生的农业水资源短缺压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虚拟水量的变化与中国国情及国际事件有关,进口虚拟水量呈增大趋势,90%以上来自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以及蒙古和俄罗斯,绿水占比 80%…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