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0(1)
- 2019(1)
- 2018(1)
- 2016(1)
- 2015(3)
- 2013(3)
- 2012(2)
- 2011(6)
- 2010(7)
- 2009(4)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34)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3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31)
- 刊名
- 作物学报(6)
- 华北农学报(5)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5)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3)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3)
- 大豆科学(2)
- 河南农业科学(2)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
- 中国烟草学报(1)
- 中国烟草科学(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南京农业大学(10)
- 江西农业大学(3)
- 华中农业大学(2)
- 中南大学(1)
- 华南农业大学(1)
- 吉林农业大学(1)
- 天津科技大学(1)
- 山东农业大学(1)
- 广东海洋大学(1)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36)
- 关键词
-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36)
- 水稻(11)
- 遗传分析(9)
- 大豆(6)
- QTL定位(5)
- 株高(4)
- 遗传效应(4)
- 分离分析(3)
- DH群体(2)
- 一次枝梗数(2)
- 更多...
- 作者
- 卢为国(4)
- 盖钧镒(4)
- 傅军如(3)
- 张飞(3)
- 彭小松(3)
- 房伟民(3)
- 朱昌兰(3)
- 欧阳林娟(3)
- 洪德林(3)
- 王伯伦(3)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36 条结果
- 利用DH群体分析白肋烟黑胫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北大核心CSTPCD
-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10,与两个恢复系(BY149和O201)配制的2个杂交组合的亲本P1、P2、F1、F2育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两个组合F2的育性(结实率)次数分布均呈混合的正态分布,最适遗传模型均为E-1,即育性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近似相等,在两个组合中分别为-10.626、-10.068和-14.659、-…查看全部>>
- 大豆对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我国大豆的全国性主要病害之一.1号和4号生理小种是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以Essex×ZDD2315、Peking×ZDD2315、PI88788×ZDD2226、Peking×ZDD2226的P1、P2、F1、BC1 F2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对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ZDD2315、ZDD2226对1号生理小种…查看全部>>
- 穞稻与粳稻恢复系C堡籽粒灌浆速率的特征及遗传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穞稻是一种分蘖力强、灌浆期短的较原始的亚洲栽培稻粳稻类型.大穗型杂交粳稻F1单株有效穗数偏少、部分籽粒充实度欠佳.为克服该缺点,本研究调查了穞稻(P1)与粳稻恢复系C堡(P2)及其正反交F1、B1、B2和F26个世代各6个灌浆时段的灌浆速率,并运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平均灌浆速率进行了遗传分析.正、反交没有发现平均灌浆速率的细胞质效应.P1、P2及其F1灌浆速率最大的时段都是开花后8…查看全部>>
- 水稻稻曲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病害,目前已上升为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探明水稻稻曲病的抗性遗传机制对制定抗病育种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高效引发稻曲病人工接种方法对来自抗病亲本 IR28(籼稻)与感病亲本大关稻(粳稻)组合的亲本及其衍生的F10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抗病性评价,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抗性的遗传模型进行判别与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水稻稻曲病抗性的遗传除受主…查看全部>>
- 利用F2:3家系分析粳稻矮生性遗传北大核心CSCDCSTPCD
- 辽粳371×辽粳326组合一次枝梗数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辽粳371×辽梗326一次枝梗数(primary branch number,PBN)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一次枝梗数性状的遗传符合两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4),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同,均为-0.618;主基因遗传率为48.4%.经SSR标记,利用Qgene软件对该F2代群体进行QTL分析,在第1和第8染色体上定位到两个基因位点qPBN-1-1和qPB…查看全部>>
- 辽粳371×辽粳326组合株高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辽粳371×辽粳326株高(plant height,PH)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株高性状的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0),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11.7和4.3,主基因遗传率为90.0%.经SSR标记,利用Qgene软件对该F2代群体进行QTL分析,在第9条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株高性状QTL位点qPH-9-1和qPH…查看全部>>
- 水稻恢复系C161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及相关QTL定位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
- 水稻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北大核心CSCDCST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