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2)
- 2024(4)
- 2023(1)
- 2022(1)
- 2021(2)
- 2020(1)
- 2019(5)
- 2018(3)
- 2017(4)
- 2016(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55)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5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32)
- 刊名
- 中国免疫学杂志(5)
- 中国畜牧兽医(5)
- 器官移植(4)
- 水产学报(4)
- 经济动物学报(4)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3)
- 中国畜牧杂志(3)
- 动物医学进展(3)
- 畜牧兽医学报(3)
-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4)
- 吉林农业大学(4)
- 嘉应学院(3)
- 山东大学(3)
- 中国农业大学(2)
- 中国海洋大学(2)
- 四川大学(2)
- 广东海洋大学(2)
- 重庆医科大学(2)
- 首都医科大学(2)
- 更多...
- 语种
- 汉语(78)
- 关键词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78)
- 多态性(11)
- 人类白细胞抗原(5)
- 鸡(5)
- 基因(4)
- 抗病力(4)
- 抗病育种(4)
- 克隆(3)
- 免疫耐受(3)
- 异种移植(3)
- 更多...
- 作者
- 刘至治(4)
- 李威娜(3)
- 李雪松(3)
- 王成辉(3)
- 赵云蛟(3)
- 钟福生(3)
- 陈洁波(3)
- 黄勋和(3)
- 于丽娟(2)
- 冯维(2)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78 条结果
- 异体软骨移植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近交系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HLA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 海南五指山猪SLA-DQA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分析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为猪异种器官移植的免疫识别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 PCR方法扩增五指山猪DQA基因cDNA,然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海南五指山猪SLA-DQA基因序列长度为768个核苷酸,其中1~765为完全阅读框编码255个氨基酸残基.五指山猪SLA- DQA基因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我国小型猪同源性最高,与人相应基因的同源性明显高于与小鼠的同源性.[结论]将五指山猪作为适合于进行异种器官移植的中国猪种,…查看全部>>
- 麋鹿血液cDNA文库的构建北大核心CSCDCSTPCD
- 干扰素-γ对宫颈癌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γ对宫颈癌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细胞HLA-DR、CD80和CD40的表达.结果:干扰素-γ可增加宫颈癌细胞表面HLA DR和CD40的表达,对宫颈癌细胞表面CD8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干扰素-γ抗肿瘤效应可能与上调宫颈癌细胞表面CD40和HLA DR分子表达有关.
- Relationship between HLA-DRB1 and DQ alleles and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type 1 diabetes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人中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B1和DQ基因与I型糖尿病的易感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QA1和DQB1等位基因的第二外显子区,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杂交技术(SSOPH)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型。 结果DRB1*0301、DQA1*0301、DQB1*0201基因和DRB1*0301-DQA1*0501-DQB1*0201单倍型在病 人中的频率显著增加,DQA1*0103和DQB1*0601基因在对照组中的频率…查看全部>>
- 雌性动物多次交配行为的机制及进化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雌性动物的后代数量不可能超过她的卵子数.在理论上,一个生殖季节内,一次或几次交配就足够使雌性所有卵子受精,最大化其生殖潜能.但与理论预测相反,许多物种的雌性经常与同一个或多个雄性发生多次交配.交配通常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所以很难理解为什么雌性动物要反复进行多次交配.本文综述了解释此行为的一些适应性和非适应性假说.从获得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二个角度介绍了适应性假说.直接收益主要包括求偶喂食和"彩礼"、受精保证、亲代抚育、生殖刺激和护卫交配权…查看全部>>
- 鹿科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总结了鹿科动物MHC基因的结构、多态性以及与经济性状、抗病性之间的关系.
- 熊科动物MHC研究进展CSTPCD摘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脊椎动物体内与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群,其多态性会直接影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文中对熊科动物MHCⅠ类和MHCⅡ类基因多态性,以及对种群进化潜力和抵抗病原体能力等进行了综述,并对熊科动物MHC研究的方法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由遗传、感染、免疫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遗传因素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着强烈的关联.目前所发现的易感基因与AS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与之相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包括HLA-B27基因、TNF-α基因和IFN-γ基因以及非MHC基因包括ERAP1基因和I…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