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0(1)
- 2016(1)
- 2009(1)
- 刊名
- 中国动物检疫(2)
- 水产科技情报(1)
- 语种
- 汉语(3)
- 关键词
-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3)
- TaqMan探针(1)
- 南美白对虾(1)
- 双重LAMP(1)
- 实时荧光定量PCR(1)
-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1)
- 机制(1)
-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1)
- 白斑综合征病毒(1)
- 相互作用(1)
- 更多...
- 作者
- 张娜(2)
- 斯泽恩(2)
- 任聪(1)
- 徐菽菲(1)
- 李家侨(1)
- 王寿昆(1)
- 袁俊杰(1)
- 谢艳辉(1)
- 陈信忠(1)
- 黄磊(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3 条结果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摘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最常用的TaqMan探针技术设计了探针和引物,并且用质粒技术构建了含有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基因片段的阳性质控品,建立了检测IHHNV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影响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Mg2+浓度、引物和探针浓度、退火温度等均对扩增效率有明显影响.当Mg2+浓度为3.0-4.5mmol,退火温度为59~60℃时可获得最佳扩增效果.灵敏性试验表明该反应可检测体系中10拷贝的病毒…查看全部>>
-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诱导南美白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双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分析摘要:为了快速有效地检测养殖对虾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建立了WSSV和IHHNV的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并以钙黄绿素荧光目测方法和电泳方法分别观察和检测结果.通过扩增序列分析发现,WSSV的LAMP扩增靶序列中存在HinfⅠ酶切位点,而IHHNV的LAMP扩增靶序列中没有此酶切位点,因此可以利用内切酶酶切反应来区分两种病毒的扩增产物.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LAMP…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