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9(1)
- 2018(1)
- 2016(1)
- 2014(1)
- 1995(1)
- 1994(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4)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3)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3)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3)
- 更多...
- 刊名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2)
- 山东大学(1)
- 陕西师范大学(1)
- 语种
- 汉语(7)
- 关键词
- 忠信(7)
- 信(2)
- 诚(2)
- 《数学分析》(1)
- 《高等数学》(1)
- 世举(1)
- 中共党员(1)
- 中国数学教育(1)
- 仲尼(1)
- 优秀学术论文(1)
- 更多...
- 作者
- 刘子丰(1)
- 刘学智(1)
- 张力舵(1)
- 王成(1)
- 石超(1)
- 陈学凯(1)
- 鲁建辉(1)
- 黄萌(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7 条结果
- 诚信溯源北大核心CHSSCDCSSCICSTPCD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缓慢发展,春秋以前,受生产方式制约,人们只有“忠信”观而无“诚信”观;其后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忠信”的升华激发了“诚信”的萌芽,然而“诚信”只在少数思想家那里流行,未能成为大众的主体精神;秦汉至清末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随着人身与人格依附的变化,诚信作为主体精神的彰显也高低不齐;历史告诉人们,诚信与否的基础在于降低人身与人格的依附,以培植主体精神的独立自主性最为关键,这是建立稳固诚信社会的必由之路。
- "忠君":荀子"忠"思想的内核与逻辑指归北大核心CHSSCDCSSCICSTPCD
- 子路坟
- 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者介绍杜忠信副教授
- 曾宪梓教师奖揭晓 我校位居全省首位
- 好古与忠信:先秦儒者子张与申祥的威仪从政论CHSSCD
- 《论语》为何多讲“信”而少言“诚”——兼论“诚”的形上学意蕴北大核心CHSSCDCSSCICST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