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15
条结果
芡实和冬葵子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
李美红
方云山
陈景超
杨雪琼
彭莉
丁中涛
发表期刊:
云南化工 2007年1期
关键词:
芡实
冬葵子
GC-MS
摘要: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芡实和冬葵子油状物,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名称.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测定各成分的含量.从芡实中分离鉴定了33种化合物;从冬葵子分离鉴定了10种化合物.
Hg2+胁迫下芡实叶超微结构的变化
CSCD
CSTPCD
作者:
解凯彬
施国新
杜开和
丁小余
常福辰
陈国祥
陈庆翔
发表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3期
关键词:
Hg2+
芡实
叶
超微结构
摘要:
报道了Hg2+胁迫下芡实叶超微结构的变化.芡实叶片受Hg2+毒害的初期,线粒体的嵴出现瓦解,中央空泡.质体发育受阻,原片层结构破坏,外膜突起呈泡状.成熟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解体.随着毒害的加深,叶绿体中类囊体膜结构均遭破坏,外膜解体.叶柄细胞受害后,叶绿体中央出现大型淀粉粒,其周围的类囊体解体,其它症状和叶片细胞相似.
芡实高产栽培技术
北大核心
作者:
李良俊
吴仰风
曹碚生
刘如海
发表期刊:
中国蔬菜 2005年6期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芡实
水生草本植物
碳水化合物
水生蔬菜
微量元素
出口商品
睡莲科
一年生
东南亚
可食用
蛋白质
维生素
滋补品
种仁
南方
池塘
滩地
叶柄
摘要:
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属睡莲科芡属,为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和东南亚各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湖泊、池塘、滩地,是一种重要的特色水生蔬菜。芡实用途甚广,其叶柄、花、茎和种仁都可食用。芡实种仁(干芡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是优良的滋补品,可鲜食,或制成干品供内外销,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日本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十分畅销,
30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
刘玉鹏
刘梅
刘俊英
翁新楚
发表期刊: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0年1期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中草药
厚朴
射干
甘草
芡实
摘要:
采用乙醇-三氯甲烷(2∶1)作溶剂,对选定的30种中草药粉末进行提取,测定各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烘箱法和OSI法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厚朴、射干、甘草、芡实4种中草药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山楂、虎杖、白药子、千斤拔、八角在烘箱法测定中表现抗氧化活性较强,而OSI法测定的抗氧化活性较弱;相反,诃子等在OSI法测定中表现抗氧化活性较强,而烘箱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较弱.射干的抗氧化活性属首次报道.
基于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的芡实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CSCD
CSTPCD
作者:
陈蓉
陈广云
沈蓓
乐巍
吴启南
发表期刊:
中国药房 2012年23期
关键词:
芡实
红外指纹图谱
共有峰率
变异峰率
双指标序列分析法
产地
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芡实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不同产地芡实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出17个样品间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按照其大小建立了不同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各产地芡实的异同.结果:产地相近的S13与S12、S14之间,S2与S3之间有很高的共有峰率(均不低于82.4%)和很低的变异峰率(均不超过21.4%);产地不同但品种一致的S9与S1、S15之间,S4与S6之间有不高的共有…
查看全部>>
无公害芡实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作者:
陈建平
发表期刊: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1期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
生产
芡实
产地环境
灌溉用水
整地施肥
有机质
摘要:
1 产地环境 生产无公害芡实的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2001规定,要求气温凉爽,土质松软、肥沃、有机质丰富和灌水方便,灌溉用水及土壤不受污染.
芡实产地采制工艺的探讨
作者:
刘宗华
发表期刊:
中医药导报 2006年11期
关键词:
芡实
资源调查
产地采收加工
新工艺
摘要:
在发现野生药用植物芡实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蕴藏量调查和产地采制方法的分析,探讨提高野生芡实收成和产地采制的生药GAP生产新工艺.
芡实的营养价值及保鲜加工
作者:
夏红
曹卫华
发表期刊: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年10期
关键词:
芡实
栽培
鸡头
地上部
保鲜加工
采收
营养价值
外种皮
表面粗糙
别名
摘要: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果、菱芡,原产东南亚,我国自古就有栽培,多分布在湖泊、池塘、滩地。芡实有苏芡和剌芡2种。剌芡又称北芡,在中国南方各地浅水湖泊和沼泽中多有分布,有野生,也有栽培,地上部器官密生刚剌,采收比较困难,花深紫色,外种皮薄,表面粗糙,灰绿色或黑褐色,种子和种仁近圆形,较小,欠整齐,粳性,品质中等,适应性较强。苏芡又称
芡实古今应用谈
作者:
朱聪明
朱萍
发表期刊:
河南中医 2004年4期
关键词:
芡实
固肾涩精
健脾止泻
摘要:
芡实味甘、涩平。入脾、肾经。功能固肾涩精、健脾除湿、止带。现代医学认为,芡实种子含多量淀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32g,粗纤维0.4g,灰分0.5g,钙9mg,磷100mg,铁0.4mg,硫胺素0.4mg,核黄素0.08mg,尼克酸2.5mg,抗坏血酸6mg,胡萝卜素微量。《本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
芡实无公害栽培技术
作者:
余南生
赵中阳
胡楚林
李银桂
熊南星
发表期刊:
江西园艺 2005年2期
关键词:
无公害栽培技术
芡实
生长
绿色保健蔬菜
高产优质栽培
关键技术措施
全生育期
农户
星子县
效益
摘要:
芡实为睡莲科芡属多年生水生作物。广泛生长在沿湖圩区,其营养丰富,是一种绿色保健蔬菜品种。全生育期180~200天,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低生长温度为15℃,适宜水深为30~90cm。近年来,星子县沿湖圩区农户已进行人工栽培,并取得较好的效益。根据近年来的栽培经验,笔者认为要确保芡实的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