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8(3)
- 2016(1)
- 2015(1)
- 2014(3)
- 2013(3)
- 2012(2)
- 2011(1)
- 2010(2)
- 2009(4)
- 2008(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8)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3)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8)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1)
- 更多...
- 刊名
- 中国现代医生(4)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4)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
- 中国临床医学(1)
- 中国临床康复(1)
- 中国全科医学(1)
- 中国医药科学(1)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
- 中国药房(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四川大学(5)
- 福建医科大学(3)
- 中南大学(1)
- 南方医科大学(1)
- 吉林大学(1)
- 武汉大学(1)
- 河北医科大学(1)
- 河北大学(1)
- 浙江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25)
- 关键词
-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25)
- 2型糖尿病(9)
- 肥胖(4)
- 罗格列酮(3)
- 内皮祖细胞(2)
- 原发性高血压(2)
- 氟伐他汀(2)
- 高血压(2)
- 黄芪(2)
- Fractalkine(1)
- 更多...
- 作者
- 余叶蓉(5)
- 邓刚(3)
- 吴欣(2)
- 李明锐(2)
- 杨月榕(2)
- 王犇(2)
- 谢良地(2)
- 韩丽娜(2)
- 黄鹤(2)
- 万映(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5 条结果
- 糖代谢紊乱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评价北大核心CSTPCD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罗格列酮治疗,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三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其他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和罗格列酮组H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PG、HbA1c、FINS、HOMR-I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查看全部>>
-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组,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A、B组患者均按入组前的降压治疗方案继续用药,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qd;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两组患者均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和不良反应发生情…查看全部>>
- 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影响机制的研究摘要: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氟伐他汀)和B组(地尔硫卓)各60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的血压、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另选4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血压降低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5);A组的TC、TG、LDL-C均较B组显著降低,而HDL-C较B组明显升高…查看全部>>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高频超声研究CSTPCD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分娩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高频超声检测146例PIH患者(研究组)分娩前(孕28~40周)、分娩后6周右侧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照组为100例健康生育期妇女.测量静息状态下右侧肱动脉内径(D1)、血流量(Q1)以及反应性充血后内径(D2)、血流量(Q2);计算内径变化率(△D%)、血流量变化率(△Q%).结果 研究组分娩前、分娩后6周肱动脉△D% 及△Q% 与对照组比较,差…查看全部>>
- 指尖光学体积描记法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在冠心病患者筛查中的应用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探讨光学体积描记法在指尖脉搏容积(PAV)评价内皮功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阐明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40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胸痛患者,依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CAG+)组288例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CAG-)组121例。应用内皮功能诊断仪,采用光学体积描记法分析反应性缺血后的 PAV,并分析 PAV 值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确定 PAV 作为预测冠心病指标的临界参考值。分析各组受试者年龄…查看全部>>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摘要:目的 2型糖尿病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VD)障碍,罗格列酮治疗可显著改善FMVD.方法 对22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RGZ)4mg/d,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VD),并监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FMVD明显改善(P<0.01),FPG、2hPG、TG、HbA1C水平下降(P<0.01).结论 短期RGZ治疗能使T2DM患者内皮细胞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与缓解内皮细胞胰…查看全部>>
- 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状态及内皮功能的关系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和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49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各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内脂素、hs-CRP、EDV等指…查看全部>>
- 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CSTPCD
- GDF11改善老龄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实验研究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对老龄小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只18个月龄C57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GDF11组,n=10)和对照组(Vehi组,n=10),GDF11组按0.3 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重组GDF11,Veh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检测脂代谢相关的血液学指标,分离小鼠的胸主动脉,测定血管舒张功能和主动脉…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