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基于谱-效关系筛选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探讨

基于谱-效关系筛选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探讨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MPKA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力。表明TFCSL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可能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C、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推测通过TNF、CASP3等靶点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现菊茎叶多成分、多靶点抗氧化的作用特点。

巫梦莹;陈慧芳;程冉冉;丁杨飞;熊俊伟;夏成凯;吴德玲;张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230012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230012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庆24605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亳州236800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230012 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省部共建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中药饮片制造新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12

中医学

菊茎叶总黄酮氧化应激谱效关系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4 (003)

P.464-477 /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485);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0A0889);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22_2029);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研修项目(gxgnfx2022124)。

10.16333/j.1001-6880.2024.3.0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