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
  • 2023(1)
  • 2022(2)
  • 2021(6)
  • 2020(5)
  • 2019(5)
  • 2018(4)
  • 2017(1)
  • 2016(4)
  • 2015(7)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7)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14)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8)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5)
  • 更多...

  • 刊名
  • 极地研究(12)
  • 海洋开发与管理(11)
  • 太平洋学报(4)
  • 中国海事(2)
  • 港工技术(2)
  • 上海国土资源(1)
  • 东北亚学刊(1)
  • 中国舰船研究(1)
  • 交通信息与安全(1)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10)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3)
  • 大连海事大学(3)
  • 上海海事大学(2)
  • 中国人民大学(2)
  • 国防科技大学(2)
  • 中国海洋大学(1)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
  • 北京大学(1)
  • 华东师范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42)
  • 关键词
  • 北极航道(42)
  • 冰上丝绸之路(8)
  • 国际贸易(4)
  • 海冰(3)
  • 东北航线(2)
  • 东北航道(2)
  • 中欧航线(2)
  • 北极理事会(2)
  • 国际合作(2)
  • 地缘政治(2)
  • 更多...

  • 作者
  • 胡麦秀(8)
  • 张侠(3)
  • 肖洋(3)
  • 何剑锋(2)
  • 冀丙蕾(2)
  • 刘晔(2)
  • 寿建敏(2)
  • 张韧(2)
  • 王杰(2)
  • 王洛(2)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42 条结果
  • 北极航道相关海域科学考察研究进展北大核心CSCDCSTPCD
    摘要:中国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实施了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对白令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和马卡若夫海盆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全球变化致使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冰期以来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首次同时开通.北极航道集中在陆架区,不仅是海冰变化最为显著的海域,同时也是陆地-北冰洋相互作用最为显著的区域,对北冰洋区域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和当地土著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北极航道关键海域近年来国际相关科学考察进行了…查看全部>>
  • 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能源供求形势的影响
    摘要:文章对我国能源供求现状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利用1990-2013年的能源需求总量时间序列构建ARIMA模型,进行相关拟合与检验,并运用此模型对2016-2018年的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揭示我国面临的能源供求形势。结果表明,未来我国能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在能源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需依赖大量进口,而进口能源的稳定供应又受到各种威胁制约。在此背景下讨论北极航道开通为我国能源供应带来的机遇,以及对缓和我国能源供求…查看全部>>
  • “泛北极圈”国家治理现状及其对我国北极利益选择的影响CHSSCD
    摘要:随着北极海冰融化速度的增快,北极蕴藏的丰富资源的可开发性也得以快速提升。经济利益带来的是政治权力的争夺,且北极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蛋糕”分摊已经突破传统北冰洋沿岸的地理范畴,延伸至“泛北极圈”国家。“泛北极圈”国家是由排他性北极地区核心国家、融合性北极地区核心国家和北极利益相关国家组成的。本文力图以北极地区核心国家的地缘政治现状研究为跳板,深入分析与我国北极地位相仿国家的政策选择,以合理化我国在北极的定位以及应当实行的利益选择。
  • 基于中欧航线的北极航道经济性分析CHSSCDCSSCI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全面通航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引起相关航运与贸易国家的关注.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中欧间的海运航线大幅缩短,可以节约营运成本,降低航行风险,并能增加新的货种.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现有中欧航线与北极航道的经济性进行比较,从航线里程、船舶成本两方面论证了北极航道通航的经济性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和航运的重要意义.
  • 格陵兰:丹麦北极战略转型中的锚点?北大核心CHSSCDCSSCI
    肖洋
    摘要:丹麦在北极事务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是冰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格陵兰是丹麦王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地理依据,以及实施北极战略的基石.如今,格陵兰成为一个内政完全独立,只有防务、外交事务暂由丹麦代管的过渡性政治实体.丹麦2016年出台的《变革时期的丹麦外交与防务》和《国防部未来在北极的任务》,强调了丹麦王国作为"北极超级大国"的地位,标志着丹麦北极战略从温和保守向主动进取转变.丹麦北极战略的转型,既是北极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查看全部>>
  • 基于多源共享数据的北极航道海域冰情分析CHSSCD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季节性大规模通航已经可以预见.为开辟北极航道服务,保障航道航行安全,采集航线所经海域及沿岸国家和地区基础地理信息,建立基础数据库是基础.以东北航道所经海域海冰覆盖为例,获取多国海洋信息服务网络的海冰共享数据,按照空间信息系统要求,相互校验,提高数据时效和空间覆盖频率,处理成适用于保障北极航道安全航行的信息,讨论了东北航道所经海区的海冰对航道开通时间的影响,实现航道水域海冰信息的通航期(7月1日到11月30日)逐…查看全部>>
  • 经略大西洋:从区域化到全球化海洋战略
    摘要:经略大西洋是着眼未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抉择,更是我国海洋战略从区域化走向全球化的未来趋势。文章阐述全球化时代国际海洋秩序的变革以及各国相应的海洋战略调整,分析大西洋的重要历史地位与现实战略意义,并从地理位置、海上贸易、航运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等角度探讨大西洋对我国的战略价值;基于北极航道的逐步开通,进一步分析未来经略大西洋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开展我国对大西洋的战略考量,提出现阶段可以把经济与贸易合作、海洋秩序维护以及科考与资源开发保护作为我国战略的优先选项。
  • 北极航道海运网络的国家权益格局复杂特征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
    摘要:北极航道海运网络的国家权益系统可以抽象为由相关权益国家构成的复杂网络,这个网络的结构和性质对研究北极航道海运网络国家权益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北极航道海运网络国家权益格局涵义的基础上,对北极航道国家权益网络表现出的复杂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表现出来的一些不符合典型复杂网络统计特征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可为今后我国政府的北极航道海运网络国家权益争取提供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理论支持.
  • 北极航道航行船舶操纵性设计需求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冰大面积消退,使得北极海上通航逐渐成为可能,而北极航道地形复杂、气候寒冷的特点对航行于该海域船舶的操纵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分析北极航道水域特点和气候环境条件,提出浅水、狭航道、浮冰、气温、能见度和风等因素为开展该航区航行船舶操纵性设计所必须考虑的因素,而由这些因素引起的船舶航行速度的下降也是影响操纵性的因素之一.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建议在设计船舶时选取更大的舵面积系数,并留取一定的设计舵角余量,同时在设计阶段还应…查看全部>>
  • "冰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便利化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摘要:"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国际贸易通道,把北极东北航道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沿线贸易便利化水平增益.基于北极事务参与度和相对于北极东北航道的位置,文章将"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国家、北欧5国、北海周边国家和北极东北航道扩展线沿线国家4类国家主体;综合市场准入、口岸和海关管理、规制环境以及金融和电子商务4个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24个二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贸易便利化评价模型,并测度和分析2014—2018年各国贸易便…查看全部>>